>



翻譯公司
   
  關(guān)于我們
  翻譯實力

 


 

 

 

 

 

 

 

 

 

 

 

 

 

 

 

 

 

 

首頁 > 關(guān)于成都博雅翻譯 > 行業(yè)新聞
翻譯公司
翻譯公司

中式英語“雷人”何妨? 外國人稱中式英語迷人
2010年11月2日 成都譯網(wǎng)-成都翻譯網(wǎng)-成都翻譯公司 瀏覽選項:   出處:

這樣的英語不知所云嗎

  當你下榻賓館時,在洗手間里看到這樣一個警示牌,上面寫著“take care of the landslide”時,你能猜得出這是什么意思嗎?

  這種英文詞匯混搭中文結(jié)構(gòu)的說法被稱為“中式英語”。許多外國人在中國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遇到令人匪夷所思的英語,他們簡直不知所云。

  標準英語翻譯受歡迎

  為了方便外國人更好地了解重慶,新成立的市外事翻譯中心本周向外界公布了一些常用詞語的標準英語翻譯,它們包括:

  “l(fā)ivable Chongqing(宜居重慶)”,“traffic-smooth Chongqing(暢通重慶)”,“forest Chongqing(森林重慶)”,“safe Chongqing(平安重慶)”,“healthy Chongqing(健康重慶)”,以及“crime crackdown(打黑除惡)”等熱詞。

  “各式各樣的,甚至錯誤的翻譯會給外國人形成誤導(dǎo)!敝貞c外事辦一位官員說,這些標準用語公布后立刻被廣泛引用,在短短的七個月里,“打黑除惡”一詞的英文翻譯已經(jīng)被百度搜索超過15萬次。

  然而,在外國人看來,這些標準的翻譯仍然不夠貼切。

  新西蘭人柯丹尼曾在北京某新聞單位擔任編輯,并花費數(shù)年時間學(xué)中文。他認為,“森林重慶”應(yīng)該譯為“green Chongqing”,而不是“forest Chongqing”,而且,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群不會說出“traffic-smooth Chongqing”這樣的話。

  盡管如此,重慶官方公布的這些英語標準翻譯還是他看到的比較不錯的。

  “我看到的最有趣的英語翻譯是在山東菏澤的一家賓館內(nèi)!彼f,就是前面提到的“Take care of the landslide”,“take care”是“照顧”的意思,“l(fā)andslide”是“滑坡”,但是警示牌的本意是要提醒人們“小心地滑”。

  根據(jù)網(wǎng)易的一個報道,在今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紐約時報》和《明鏡》周刊的記者搜集了很多“中式英語”,例如:

  機場里擺渡車的站點,英語標注為:“Please be well seated and always make yourself safe.Thank you.”

  在一個施工現(xiàn)場上,黃色的標語寫著“Execution in progress”,想告訴人們這里“施工進行中”,而并不是執(zhí)行死刑。

  在一家餐館的菜單上,一種用烏雞和蘑菇做成的湯,被譯成了“becteria wu chicken soup”,盡管湯料和細菌關(guān)系不太大。

志愿者羊城查錯4800

  隨著亞運會的臨近,廣州市政府下大力氣改進公共場所的英語翻譯。廣東外國語大學(xué)的600多名志愿者自發(fā)在廣州街頭搜集了4800多個錯誤的翻譯,提交給了亞組委。

  “亞運會期間會有很多外國人來到廣州,錯誤的英語翻譯會給城市形象抹黑。”志愿者李文暉說。

  一位自稱是語言學(xué)家的外國網(wǎng)友曾經(jīng)在中國學(xué)校任教,在《衛(wèi)報》網(wǎng)站上一篇關(guān)于中式英語的報道后面他跟帖說,自己“非常反對中式英語”的存在,應(yīng)該減少這種錯誤的發(fā)生。

  這個自稱Ruptured的網(wǎng)友說,翻譯工具被加以機械和簡單的使用,是導(dǎo)致“中式英語”頻頻出現(xiàn)的原因。

  “官方有充分的理由和責任去杜絕這種現(xiàn)象的蔓延,防止中國人的這種做法變成外國人的笑料!彼f。

  翻譯界泰斗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教授陳德彰也認為,盡管重慶公布的這些譯法還有改進的余地,官方的這種努力很有必要。

  “從政府的角度而言,中式英語或各種錯誤的翻譯必須消除!彼f。他認為,語言是一門嚴肅的學(xué)問,英語要規(guī)范,不可能有中國特色。

  外國人卻說中式英語很迷人

  相反,更多的外國人卻對中式英語現(xiàn)象顯示出寬容和理解。

  “我認為很多西方人會陶醉在這種中式英語帶來的樂趣,它很迷人!笨碌つ嵴f,“畢竟,中國人的母語不是英語。正如我如果講錯了漢語,中國人也同樣能明白并對這樣的錯誤表示寬容!

  他認為,標準英語就像是一座大都市,而中式英語就像有著地方特色的小城市!拔腋矚g小城市!彼f,中式英語能夠反映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在他看來這非常有趣。

  實際上,一些“中式英語”甚至已經(jīng)變成了地道英語。山西財經(jīng)大學(xué)英語系教師趙建會舉例說,“l(fā)ong time no see”就是一種對逐個詞加以翻譯的中式英語,但是現(xiàn)在外國人說“好久不見”也這么用。

  這位老師相信,這種被接受是隨著中國不斷增長的國際影響力而發(fā)生的。她希望會有更多的漢語詞匯能夠被英語所吸納。

  在美國社交網(wǎng)站“Facebook”上,有一個叫“拯救中式英語”的群,吸引了數(shù)千名網(wǎng)民加入。

  來自德國的紀韶融也呼吁保留中式英語,他甚至專門寫了書。

  他在接受法新社的采訪時說:“許多中式英語包含了特定的中國元素在其中,這可以使英語更為豐富,更加中國化。”

 (本文已被瀏覽 124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