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作品如何走向世界更大的空間,是一個說了很久的話題。近日在香港書展,美國著名
翻譯家葛浩文教授和中國作家、小說《青衣》《玉米》的作者畢飛宇進行對話,共同探討華文作品走向世界的“瓶頸”。葛浩文教授提出,現(xiàn)在西方的年輕人不是不愛看翻譯作品,而是
翻譯的東西不夠好。畢飛宇則無可奈何地表示,由于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一些外國
翻譯家和編輯對他的作品有誤讀,甚至翻譯得面目全非。
葛浩文是美國圣母大學講座教授,從事中國
文學翻譯 30年,已經(jīng)
翻譯了巴金、莫言、蘇童、白先勇等知名華文作家的作品約40多部。他把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過程比喻為一個凳子,光有文本、有讀者這兩條腿還不穩(wěn),還要有第三條腿———由一個中間人用另外一種語言介紹給讀者。葛浩文教授認為,
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每個國家的文化有差異,如何找到一個恰當?shù)脑~來表達很不容易;而譯作到了外國編輯那里,還有一個他們是否理解和認可的問題。他舉例說,在小說《青衣》里,筱燕秋和丈夫情濃時,丈夫說:“如果我沒有女兒,你就是我的女兒。”小說譯成英文版,美國編輯提出要刪除這句話,理由是這句話有父女亂lun的嫌疑。通過郵件轉告畢飛宇,他也很意外。筱燕秋和她丈夫都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生人,這個時代的人們情感教育很差,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這句看上去詞不達意的話,卻正是最動人的表達。
另一個類似案例則發(fā)生在小說《玉米》法文版的
翻譯。小說中描寫一個農村的姑娘和戀人親密時,拉著戀人的手,喊了聲“哥哥”。法國編輯給畢飛宇發(fā)來E-MAIL 說:“一個哥哥怎么能和自己的妹妹談戀愛”,建議換一種符合法國人理解方式的表達。但畢飛宇回絕了。他說:“如果我寫這個農村姑娘很羞澀地說‘親愛的,我愛你’,那我會把自己的手剁掉!备鸷莆慕淌趯Υ吮硎举澩J為,每個國家的表達方式不一樣,也正因為有這些差異才更有趣。“如果非要把中國象棋
翻譯成外國人熟悉的國際象棋,這是很愚蠢的!
畢飛宇說:“對
翻譯,我在意語言的氣質能否通過好的
翻譯家準確有效地傳遞過去。不能把我的文字氣質
翻譯成別人的東西。有的
翻譯的再創(chuàng)作,可能比我原來的作品更好,但那不是我的東西。”他認為,中國小說要走向更大的空間,最重要的問題有兩個:一個好的經(jīng)紀人,一個好的
翻譯,F(xiàn)在很多西方經(jīng)紀人在打理中國作家的版權,中國文學發(fā)展到今天的態(tài)勢,沒有經(jīng)紀人是個缺憾。中國作品走向世界,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東西中國作家不懂,需要職業(yè)經(jīng)紀人。
翻譯也是個問題,現(xiàn)在年輕的
翻譯與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
翻譯家沒法比,這并不在于外語水平的高下,關鍵是他們自身的漢語水平和漢語寫作能力的問題。
對此,葛浩文呼應說,一個好的翻譯至少要掌握兩種語言,一個用來分析,一個用來表達,而最重要的還是母語。年輕
翻譯最大的問題是中文修養(yǎng)不夠,即使他們的外文很好,也無法成為優(yōu)秀的
翻譯家。(記者 姜小玲)